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09 12:27] 浙江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直播间虚假宣传、大数据杀熟等行为
- [2025-05-09 12:15] 景区免费开放,不靠门票靠什么
- [2025-05-09 12:13] 以陈嘉庚为原型,舞剧《海的一半》启动巡演
- [2025-05-09 12:11]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
- [2025-05-09 12:11] 买了商品房却用不上管道燃气 多个小区业主盼通天然气
- [2025-05-09 12:02]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
- [2025-05-09 12:00]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
- [2025-05-09 11:52] 如此爱园林,如此爱自然
- [2025-05-09 11:30] 30款儿童平衡滑步车仅9款达标 长三角消保委联合发布新团标
- [2025-05-09 11:26] 莫奈笔下的风景,百多年后仍在滋养人类的心灵
- [2025-05-09 11:18]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“近亲属”
- [2025-05-09 11:00]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.4万个
- [2025-05-09 10:44] 付“现金”返“摩豆” “摩捷出行”被指强制消费
- [2025-05-09 10:42] 景龙门: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
- [2025-05-09 10:39] 安徽产业援疆为和田皮山“造血”
- [2025-05-09 10:06] 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- [2025-05-09 09:58] 法院“云端”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
- [2025-05-09 09:56] 2025北京书市:一场年轻态、文艺范、惠民性的文化盛宴
- [2025-05-09 09:55]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(外国游客感受“中国之美”)
- [2025-05-09 09:52] 莫奈笔下的风景,百多年后仍在滋养人类的心灵